全球今日报丨乡村医生的一天
“要戴口罩,要勤洗手,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资料图片)
“好,要得要得……”
1月28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天柱县渡马镇梨山村,村医杨彰发一大早就背上医疗箱入户随访。
每当遇到一位村民,他就会用这种特别的方式给大家打“招呼”。
杨彰发今年52岁,自担任梨山村村医以来,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春节前后,梨山村比往常热闹,杨彰发也随之忙碌起来。
早上8点,走进村卫生室,打开电脑,了解相关信息后,杨彰发便提着医疗箱,深一脚浅一脚地入户上门为村民们开展服务。
自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以来,村医成了最了解村民病情的第一人。监测重点人群的身体健康信息、指导他们居家用药和转诊就诊,便成了村医每天的常规工作。杨彰发告诉记者,目前的重点工作就是筑牢“保健康、防重症”的第一道防线,针对在家的老年人、残疾人,还有儿童、慢性疾病的人服务,“重点人群要两天一次服务,次重点人群要三天一次服务,残疾人和儿童要每星期服务一次。”
不一会,杨彰发来到87岁的村民罗留香家。
罗留香子女都在外务工,平时一个人在家。因年纪大,腿脚不灵,所以杨彰发经常到她家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教她新冠病毒防护知识。
杨彰发熟练地为老人量好血压,询问了对方今天的身体状况,“血压正常。要注意保暖,房间也要时不时通通风。”完成老人身体的检查,杨彰发留下口罩和预防感冒药后,又嘱咐了几句。
“平时都按你教的办法做,我很注意的。有你在,我感觉踏实、安心多了。”老人开心地回应道。
“为重点人群送医送药,同时还要关注村民动态,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向他们宣传新冠病毒防护知识。”杨彰发说,基层的村医要担负起实时监测村民健康状况的重任,也成为“乙类乙管”防控方案“保健康、防重症”的“守门人”。
离开罗留香家,杨彰发又来到另一位重点人群之一的村民杨胜裕家。
杨胜裕几年前患上脑梗,虽然恢复得不错,但行动还是不便。平时有感冒头痛不舒服,都是老伴刘承娇打电话给杨彰发,而杨彰发每次都能及时赶到。
今天杨胜裕的身体状况不错,杨彰发为他补充好药,还给两口子做了抗原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继续做好防护,外出记得戴上口罩。”
出门,杨彰发继续自己的巡诊,除了完成当天的重点人群上门服务外,还要处理村民随时打来的电话问诊,有需要的还得马上登门。
上门、询问、检查、处理、开药、嘱咐……不断地重复,一直到下午4点过,杨彰发才拖着疲倦的双腿回到村卫生室。他还要把当天的巡诊情况整理成报告,把每位村民的身体状况录入电脑。做完这些,天已经黑下来。
目前,在天柱县,像杨彰发一样每天走在山间小道上,守护村民健康的乡村医生共有314人。
“乡村医生是农村地区医疗救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是最贴近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杨彰发说,只有群众都健健康康,他才能安心。
供 稿 | 天柱县融媒体中心 杨德志
编 辑 | 龙昭汀 排 版 | 周岩签 发 | 龙艳 审 核 | 曾韬主 办 | 贵州卫生健康融媒体中心
关键词: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
-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