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宿豫:借项目“东风”走上乡村全域振兴高地 环球热点
栽种立夏秧,稻谷满粮仓。
(相关资料图)
在宿豫,乘车沿着268省道前行,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农户抢抓农时忙插秧的劳动场景,一幅火热的夏种田园画卷在“劳动”的五月铺展开来。
“自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我们不论育秧还是收割都方便多了。”宿豫区禾顺稻麦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郭汉刚感叹道,他承包的农田位置偏,以前浇水、运肥料都不方便,大车进不去,小车运得少,后来区里统一进行高标准农田水渠配套建设,田边通了水渠,还修了水泥路,“如今农田升级了、农活轻松了、成本降低了、收益增加了,我正盘算着再多承包些地。”站在田埂上,郭汉刚浑身充满了干劲。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程。近年来,宿豫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去年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余亩,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把“粮田”变成“良田”,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
近日,走进宿豫区粮食产业园的建设现场,林立的塔吊高低错落,焊接声、切割声、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正在有条不紊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粮丰则农稳,农稳则国安。为了写好粮食安全这份“答卷”,宿豫还大力打造种子研发、粮食中转、仓储、交易、加工的粮食全产业链,在此发展背景下,宿豫区粮食产业园应运而生。
“一期项目的室外绿化及配套设施已于4月份全部完工,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平房仓,计划于今年底全面完工。”据宿豫区粮食产业园项目施工负责人李飞行介绍,产业园规划建设了17栋低温平房仓,10栋低温浅圆仓,此外还有粮食加工厂房和烘干中心,全部建成后仓容量将达20余万吨,也将成为完善县域“中心库+骨干库+收纳库”仓储物流体系的重要载体以及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提高全省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的“苏北新粮仓”。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项目带动与创新驱动的同频共振。
“我们的温室采用全天候气候控制、标准化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可年产绿色果蔬5000余吨、繁育种苗超500万株。”近日,气温攀升、热意袭来,但宿豫区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智能化玻璃温室内依然清凉,温度被精确控制在25摄氏度。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说:“通过技术创新,我们不仅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还带动了周边10余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3000余亩设施化果蔬增产增收,引领了产业全域振兴。”
科技是“乡村振兴”深层次的驱动因素。作为京东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首批示范项目,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农业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体,也是宿豫区落实“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占地640亩、总投资3亿元,包含智慧农业生产、高科技种苗繁育、科创培训中心和观光休闲采摘等功能区,是集“科技引领、联动共享、育产结合、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在近日省农业农村厅下发的《关于公布2020—2022年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典型的通知》中,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成功入选。
一座座粮仓拔地而起,一项项技术创新突破,一块块老农田变肥沃良田……如今,走进宿豫的广袤田畴间可以清晰感受到现代农业发展律动的“脉搏”。宿豫正借项目的“东风”,朝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域振兴的目标阔步前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抓好项目建设,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全力打造乡村全域振兴高地。”宿豫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胜杰说。
(来源:速新闻)
关键词:
上一篇:推特新任CEO发推感谢马斯克,将助力平台转型-焦点快播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
-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