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聚看点】厚植创新沃土 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发

来源:2023-05-30 22:00:25    时间: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今天是神舟十六号出征太空的日子,也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从评选“最美科技工作者”,到启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再到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展,近段时间,各地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引领科技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


(资料图片)

以精神火炬照亮科技攀登之路

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活动主题是“点亮精神火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铸就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再到“太空出差组”以及背后无数的航天科学家,科学家精神的火炬一代代传承,照亮了时空,也照亮了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发

站立当下,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发,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顺应世界大势的必须。在注定不平凡的征途上,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趋势,无论是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还是不断延伸创新链、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都更加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以此凝聚出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为科技创新汇聚起磅礴力量。

形势紧迫,使命在肩。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跟时间赛跑的劲头,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敢于发出“天问”、上下求索,敢于挑战尖端科学问题、进行“独创独有”研究,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在国际科研博弈中,做到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为我国抢占战略先机提供支撑。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决心,不赶“潮流”去做急功近利的事,不投机取巧去搞“伪科学”,安下心来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让创新创造成为时代风尚

科学家精神代表着一种精神高度,也是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如果没有全社会的悉心培育,那么科学家精神是难以拔节生长的。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让广大科技工作者通过踏实做研究得到应有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不断完善制度环境,让领衔科技专家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继续推动科技评价改革落实,让科研人员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创新的大事……尊重科技创新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科研管理规律,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一系列改革还应继续瞄准这样的方向。

科技创新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探索,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离不开文化土壤的滋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让创新创造成为时代风尚,一定能够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起更加澎湃的动能!

(以上综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南方日报)

V视角:

@许河: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

@沙澧一舟:星河灿烂,科技工作者是最闪亮的星。

@唯美散文诗:致敬航天人,一切顺利!

@陶亭亭:激励吾辈追梦不止、奋斗不息!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百花竞发,根在沃土。科技发展潮流中,科学家是探路人、领军者。面对技术难关、极限考验,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求索钻研、鞠躬尽瘁,为科技进步贡献力量。他们是“大写的人”,是我们心中最亮的“星”。当下,我们还需要厚植创新沃土,为科研人员排忧解难,从而让创新人才的“根系”更加发达,不断为科技发展增添动力。 

责编:秦雅楠

关键词:

资讯

  • 黑龙江金融机构多措并举纾困中小微企业 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可得性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轻资产、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黑龙江日报 2022-06-20
  • 赏传统年俗逛非遗庙会 铜官窑古镇重温传统民俗年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潘杏琼)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环境下,位于长沙市城北的铜官窑古镇景区,从1月24日至2月15日举行中国年·湖湘味·铜官

    中新网 2022-02-07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6日至7日预

    中新网 2022-02-07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曦)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

    中新网 2022-02-07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用锤子“

    中新网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