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大运 成就梦想丨在成都,探索大运之城的科技创新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在成都举行,成都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科技赋能大运会赛事。
这是7月22日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多功能馆外拍摄的临时训练气膜馆(无人机照片)。该临时训练气膜馆采用轻型装配式气膜结构,利用气压来支撑,无需任何梁、柱,可得到更大的完全净空的建筑空间,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水资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物运行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等优点。新华社发
这是7月22日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多功能馆拍摄的乒乓球训练机器人。该设备通过模拟人体动作发球,方便接球者对发球动作进行观察和预判。同时可以自定义发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针对训练需求设定多种打法的训练动作体系,帮助运动员高效精准调整训练。新华社发
(相关资料图)
3月1日,人们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多功能馆的临时训练气膜馆练习打乒乓球。该临时训练气膜馆采用轻型装配式气膜结构,利用气压来支撑,无需任何梁、柱,可得到更大的完全净空的建筑空间,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水资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物运行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等优点。新华社发(陈坤 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7月22日,在简阳文体中心游泳馆,中国华西四川机司东来印象(简阳文体中心)项目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池底安全气垫系统。下图为:池底安全气垫系统效果展示。该系统为确保跳水运动员安全,在气体释放时形成上升水流和侧向水流增加水体的柔软度和弹性,减缓人体在水中的降落速度,防止对运动员身体的伤害。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大运村自动驾驶巴士内部。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这是7月15日在成都大运村内拍摄的一处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冷巷”,其设计原理是通过自然风的引导,从而在炎热的夏天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降温效果,并以此降低建筑碳排。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7月15日,在大运村科技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在展示降温冰背心。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大运村内的智能咖啡驿站。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这是2月6日拍摄的成都智算中心(无人机照片)。成都智算中心作为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公共AI算力服务,支撑国家战略任务落地、促进经济与产业发展融合。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7月16日,在大运村艺术中心内,工作人员展示“低碳魔方”兑换的“碳积分”小票。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7月16日,在大运村艺术中心内,工作人员展示如何使用“低碳魔方”。将喝完的矿泉水瓶废弃品投入“低碳魔方”可获得“碳积分”小票,凭小票可兑换相应的大运会礼品。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这是7月16日拍摄的“低碳魔方”使用体验流程信息牌及可参与兑换的礼品。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大运村科技服务工作站。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7月15日,在大运村欢迎中心服务台,媒体记者正在体验人工智能语言翻译服务。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7月22日拍摄的简阳文体中心游泳馆跳水台,它是我国唯一一座多折面异型清水混凝土跳台,经久耐用且节约资源。简阳文体中心游泳馆是成都大运会跳水项目的比赛场馆。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6月21日,在通威太阳能成都双流生产基地太阳能电池片智能智造车间,机器人在穿梭转运。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这是7月14日在大运会主媒体中心拍摄的扫地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7月15日,在大运村科技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展示以自己形象为原型的3D摄影真人手办。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7月15日,在大运村科技服务工作站,参观者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体验3D摄影。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这是7月15日在大运村智能咖啡驿站拍摄的自动制作的咖啡。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关键词:
上一篇:摩根士丹利期货(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亿元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
-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