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复原世界最早复合陶瓦屋顶

来源:2023-05-30 13:27:32    时间:光明网-《光明日报》


【资料图】

运用多种方法研究龙山文化早期陶瓦碎片

研究团队复原世界最早复合陶瓦屋顶

光明日报北京5月29日电(记者晋浩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利用甘肃省灵台县桥村遗址发掘的一个单位集中出土的5000余件龙山文化早期(公元前2400—前2200年)的陶瓦碎片,通过形态测量、定量分析、三维建模、计算机仿真模拟的方法,并参考《营造法式》和历史时期考古发现,重建了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复合陶瓦屋顶的拼接技术,并论证了早期陶瓦的生产技术水平、使用场景以及复合陶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黄土高原地区被发明和使用的环境背景和社会文化意义,实现了对复合陶瓦溯源研究的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重建来自中国黄土高原的迄今最早的复合陶瓦屋顶》为题,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

瓦是当今人类建筑屋顶的重要组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历史上,陶瓦屋顶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建筑屋顶的长期耐用性、防水抗风性,降低了房屋的维护成本,并对房屋建筑的材料、形状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然而,陶瓦——特别是由筒瓦和板瓦组成的复合瓦及其瓦片拼接技术的起源目前还不明确。

考古发现表明,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陶瓦出现在公元前三千纪晚期的希腊地区(公元前2650—前2200年),但这种瓦件是单一的直板形态。由筒瓦和板瓦组合而成的复合陶瓦大致同时期或略晚(公元前2400—前1800年的龙山时代)广泛出现在中国黄土高原的诸多遗址,如桥村、芦山峁、石峁等。加速器质谱放射性碳素测年显示,桥村遗址出土早期复合陶瓦的绝对年代集中在公元前2400—前2200年,属于龙山文化早期,是目前确切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复合陶瓦。而在欧亚大陆西部,继希腊的早期陶瓦之后,复合瓦的技术在千年以后的迈锡尼文明才出现。与希腊-罗马的建筑用瓦的技术有所不同,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呈现出了技术连续发展的特点,尤其是西周时期复合陶瓦技术在周文化核心的关中地区得到了大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早期陶瓦的“龙山-西周传统”,并进一步传播到韩国、日本、俄罗斯远东和东南亚等地。因此,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是复合陶瓦起源和传播中心,对人类建筑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突破以往研究因单个遗址的瓦件样本量小且破碎度高而难以深入的局限,研究团队组织了考古、建筑、文物保护、计算机模拟等多个方向的研究人员进行交叉研究攻关。团队对5000余件标本进行了分类测量,利用3D建模技术精确复原了不同类型筒瓦和板瓦的完整形态。通过将测量数据与《营造法式·瓦作》和历史时期考古资料的系统比对,研究团队还原了桥村瓦顶建筑的支撑结构和瓦屋面的细节,并设计了计算机程序模拟瓦件搭接的全过程,定量评估瓦件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与瓦屋面施工的技术特征。研究表明,桥村复合陶瓦的制作属于低水平的标准化生产,专业瓦工的手工控制是实现有效搭建屋顶的关键技术因素。陶瓦屋顶的发明和使用与黄土高原地区的厚夯土墙作为承重结构关系密切,体现了早期瓦屋技术的原始性特点。

桥村遗址位于甘肃省灵台县西屯乡桥村社北庄村。经系统调查和发掘确认为一处龙山文化遗址,加速器质谱放射性碳年代显示其延续时间为公元前2400—前1900年。调查发现遗址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属于陇东地区龙山时代的泾河流域的一处中心性聚落。团队经钻探发现,甘肃灵台桥村遗址处于黄土台塬顶部有高等级的建筑夯土,大量陶瓦和成组玉器发现于这些建筑附近,应为此中心聚落开展宗教、贸易等活动的重要区域。台塬以下的山坡地带则分布着窑洞式房屋、灰坑、墓葬等遗存,为聚落的主要生活区。

《光明日报》(2023年05月30日09版)

关键词:

资讯

  • 黑龙江金融机构多措并举纾困中小微企业 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可得性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轻资产、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黑龙江日报 2022-06-20
  • 赏传统年俗逛非遗庙会 铜官窑古镇重温传统民俗年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潘杏琼)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环境下,位于长沙市城北的铜官窑古镇景区,从1月24日至2月15日举行中国年·湖湘味·铜官

    中新网 2022-02-07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6日至7日预

    中新网 2022-02-07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曦)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

    中新网 2022-02-07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用锤子“

    中新网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